编者按: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延期返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学校于2月24日全面开展网络教学, 这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次新的挑战。鉴于网络授课的特殊性,学校从学院征集了部分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各位老师根据自己课程特点,提供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思考,供大家参考。
李颖,女,浙江绍兴人,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发表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规划课题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1项,主持厅市级课题4项;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在教学上极富钻研精神,积极顺应“互联网+教学”的新型教学改革趋势,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蓝墨云班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教学设计中。在全国使用云班课开展教学创新的教师中,连续两年被北京蓝墨大数据技术研究院评为浙江省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全省十大魅力教师(本科院校组)”。2019年,主讲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被评为省级教改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并被评为2019年度校级示范课教师。
一、教学设计
1.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类型:全校公共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 48(理论32学时 + 实践16学时)
授课人数:53+31+87+87=258
2.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3.教学内容
本课程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学科,教学内容多、跨度大、理论性强。
4.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5.教学评价
加强过程性考核。
二、网上教学的保障与监控
原来使用蓝墨云班课已经5个学期了,这学期改为超星泛雅平台。这两个平台在功能操作上相当于傻瓜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区别。在转平台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不适,最后靠实践出真知,不停地试、不停地向技术人员咨询,目前终于掌握了大部分的使用功能。超星平台和它的手机端功能比较强大,但是里面有很多细节问题,官方提供的使用手册里并没有告诉你,你必须不断地去问技术人员。
教学工具:学习通、企业微信手机APP(方案一)、QQ群(方案二)。第一周,我用企业微信语音会议直播,周二下午四节课都顺畅,周四上午四节课都出故障了。这周我事先建好了QQ群,今天上午果然企业微信一开课就出故障了,于是迅速移师QQ群。感觉自己在直播平台的选择上绕了一个弯, QQ群也有屏幕分享功能,和企业微信差不多,但更稳定。
三、 教学实施
1.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在线教学看不到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有效地学?如何知道学生学的怎么样?网络教学把思政课本就普遍存在的问题放大了,这也倒逼思政课教学摆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即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转向以“学”为中心,即主要关注“学什么?怎么学?学到啥?”的课程设计。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成果导向的反向设计思路。即,首先制定预期学习目标,然后设计相应的能够促进这一目标实现的学习活动,使得学习目标能够被实现。最后设计相应的学习测评,使教师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业表现是否达到目标,并将这些判断转化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和激励。
课程秉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反向教学设计思路,根据“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创新“学、读、悟、用”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阅读资源和实践锻炼的有效载体,使学生真学、真懂、真用、真信马克思主义,并终身受益。
能力为本、成果导向的教学目标
目前思政课的网络教学已经有很多慕课,但是慕课的学习会使本课程的学习停留在知识层面,一方面难以吸引现在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很难使学生化理论为智慧、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获得能力的提升。基于这一考虑,本课程没有引入慕课的学习,而是根据学生思想与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比较接地气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2.遵循一致性建构原则建设线上课程章节内容
由于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具备学习任务的监督功能,所以本学期课程选择了这一平台开展线上课程的建设。其中,课程章节是学生线上学习的重要园地,本课程以每次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活动、学习评价三部曲,进行线上课程的设计。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人才发展需要相结合,明确告知每部分的学习目标。把原来线下“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尽可能逻辑性地展现在线上。
第一次课的章节内容中的学习任务设计(部分)
课程章节由前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活动、学习评价、结语,辅助视频资料和教材电子文档等构成,中间的学习任务与活动标以:任务一、任务二、……的步骤提示,引导学生通过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活动,环环相扣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学习目标,第一次课布置了十一个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下基本上都有阅读后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已经提交的在线讨论,并要求学生相互评价。最后辅以章节测验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其中章节测验主要考察知识目标的达成度,作业主要考察学生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达成度。
第一次课的章节内容中的学习任务设计(部分)
布置的作业内容贴近实际,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形式上也比较创新。如第一次作业,要求学生拍摄2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向亲朋好友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一方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课程的距离,同时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趣形式。小视频的拍摄与制作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创新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制作小视频的能力等,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第二次作业,要求小组合作设计不同世界观的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言语反应和行为表现,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另外学习通上还设置了很多线上讨论区,其用意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这些讨论和作业充分利用了成果驱动的教学方法,保障了在线学习的质量,体现了“金课”的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要求。
另外,一些精彩的作业在线上设置集中展示区,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的线上学习氛围。
优秀作业展示区
3.利用直播的方式深化线上学习的理解和交流
本课程章节内容都是提前几天开放,在学生课前自学线上学习内容,部分先进学生完成讨论和作业的基础上,课程按照教学课表安排的时间,借助课程的直播授课,与学生讨论专题学习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前期线上自学内容,并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享,是一种线上半翻转式的教学模式。
直播期间选择和点评已提交同学的作业和讨论区的讨论,节省了现场思考的时间。通过点评,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最后进入课后的继续讨论和作业的互评阶段。
直播中加强教学互动的小技巧:
①提前20分钟左右在直播平台发问卷,比如:提醒服务(a.起床了;b.醒了还没起床;c.还没醒)。或提前10分钟进入直播间,屏幕共享以后,在电脑端通过打开超星泛雅网站,在课程网页的活动功能区直接发起签到,这样签到结果就会记录到学生的平时成绩。
②利用超星学习通的活动功能,事先准备好所要开展的课堂活动,如签到、问卷、选人、随堂测验、问卷调查(可用于撰写每次课的课堂感悟)等,上课的时候随时发布这些活动。这是我新发现的,今天亲测很好用,这样的机制下,学生一走神就会错过一些教学活动,继而失去相应的平时成绩,对于克服听课的倦怠比较有效。
第二次课开展的7个课堂互动活动
③直播中经常询问学生,要求用扣1或扣2的方式,表达正常或不正常、听懂了或没听明白,接受或有疑议等。这样能更快捷地交流(包括了解网络流畅情况),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包括在线情况、理解情况),同时学生的这种参与也使重要的信息真正入其耳、入其脑。
4.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升讨论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每节课的每个学习目标一般都对应了一个线上的讨论或思考,这些完全由教师批改不现实,意义也不大。我们采取了依靠学生的方法,首先是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互评既是一个再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的有效载体。在互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推荐或自荐最优秀的作业集中展示。其次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让学生组成四人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以后,作业的数量精简了,效果也极大提升了。再次,我们设置了助教团,四个教学班共计260余位学生,由十几位学生自愿充当助教。课程助教团减轻了教师学习管理的压力,也给了学生提升管理、沟通、合作、创新能力的机会,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带动班级的课程学习氛围。
本课程还将发动学生和助教团搜集教学相关的案例和视频,尽可能地使课程的线上资源更加贴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还将发动学生来设计有趣的作业形式。总之,为了学生、依靠学生,充分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第二次课线上学习设计的四次讨论及发帖情况(这里截取的是其中的三次)
四、 教学效果
本课程通过学为中心、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与课程直播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网络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和学习激励。同时,借助学习通APP经常性地开展问卷调查,征询学生的教学意见,持续改进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比传统课堂,由于能力为本、成果导向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活动和考评方式设计合理,并使学生增加了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还满足了线上泛在化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学习效果应该不会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开学之前的两周主要在建设线上课程。开学后的两周,主要在研究线上教学的管理技巧和超星平台各种教学功能的使用。教与学对新技术都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接下去,我们有信心把课程教学设计得更好,也借这次机会高质量地完成省级一流课程的网站建设。
第一次课讨论区学生观看章节内容后的收获
第一次课后学生拍摄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2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截屏
第二次课前的调研
第二次课前的调研
第二次课前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