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浙江创造了“枫桥经验”。跨越60年,“枫桥经验”经历了从社会管制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经验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成为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靓丽风景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明了方向。如何让“枫桥经验”这一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并且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致敬“枫桥经验”实践团走进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诸暨市消防救援大队和枫桥镇消防救援站等,开启了寻访“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变迁之旅。
积极探索实践“枫桥式”消防救援队站建设
5月19日下午,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致敬“枫桥经验”实践团来到了诸暨市枫桥镇,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诸暨市消防救援大队成为同学们开展挑战杯实地调研考察的第一站。在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调研时,当地的工作人员从建设背景、变革组织、数字赋能和工作成效四个方面向实践团介绍了枫桥镇基层治理的情况,让实践团对枫桥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致敬“枫桥经验”实践团成员与诸暨市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干部、枫桥镇党委委员周澍就综治网格与消防宣传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交流讨论,实践团成员在原有方向上有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积极探索兴村共富格局的密码
接着,经过在杜黄新村的田野调研,从成效上看,之前杜黄新村的洼地比农田还多,因为效益低,种田的村民越来越少,大批农田被荒废。2012 年,王海军书记决心改革,通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把村里 1912 亩农田的转包权集中起来,以整村流转的方式转包给种粮大户,实行土地集中流转改革,进而实现了集约化经营。种粮大户依靠规模种植和机械化操作,亩均成本明显降低,整体效益不断提升。带动土地转包价格提升,村民收入增加。数年间,杜黄新村的土地转包价格从 800元/亩增加到 1331 元/ 亩。杜黄新村的农业发展之路,最核心的秘诀就是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而杜黄新村的快速发展证明,这是一条实现农业转型,实现村民、村集体与种粮大户三者共赢,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顺利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日益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大激活农户财产权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初步构建了环境美丽、数字生活、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绍兴发展新图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良好。
共话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内涵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丰富,时代价值愈加彰显,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动力。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内涵又包括哪些呢?致敬“枫桥经验”实践团采访了诸暨市枫桥镇政法委员——蒋杭翔、诸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枫桥中队副中队长——詹浩良等四个不同领域的代表,仔细聆听他们心中对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看法,严谨总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党的领导;二是源头治理;三是人民至上;四是“三治融合”。
近六十年来,“枫桥经验”作为社会治理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社会形势、发展任务不同,所服务的对象、运用的治理方法手段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服务于发展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始终将服务于发展作为“枫桥经验”传承与创新的根本目标。本次调研寻访“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变迁的实践路径,一方面,厘清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理论逻辑,总结了实践探索成就;另一方面,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可复制的、可推广的经验启示与创新路径,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枫桥智慧”